涔天河灌區高大渡槽。
紅網時刻新聞6月8日訊(通訊員 周旋 胡宏)6月7日,湖南省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順利通過竣工驗收。標志著這一列入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正式從建設期轉入運行期,為湖南省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作為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的配套工程,涔天河水庫灌區是湖南最大的灌區,工程等別為Ⅱ等大(2)型工程,可滿足111.46萬畝農田灌溉用水需求,年增加糧食產量2.7億公斤,惠及100多萬人民群眾。
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前期工作
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湖南就著手開展擴建工程的前期工作。2007年,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廳工作部署,省水電設計院再次啟動前期勘測設計工作。
600多平方公里地形地質測繪、3000余個地質鉆孔、近500組地質勘探實驗、100多萬畝灌區現狀調查,省水電設計院嚴把設計技術質量關,建立“一周一調度”工作機制,每周在院長辦公會上調度協調,通過反復研究、科學論證,按時編制完成了涔天河灌區工程項目建議書、可行性研究、初步設計等各階段的設計報告,并順利通過了審查。
灌區工程于2015年開工建設;2019年渠首及跌水電站主體工程完工;2022年江永片區、道縣片區、江華片區主體工程完工;2023年通過通水階段驗收,灌區正式通水。2024年6月,灌區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。
攻克技術難關建設精品工程
涔天河灌區覆蓋江華、江永、道縣、寧遠四個縣,建設灌溉渠道400余公里,工程點多線長面廣,區域地形地質條件復雜,尤其在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后,時間緊任務重,各類問題交織,項目組面臨重重困難和嚴峻挑戰。為此,省水電設計院成立了由多名專業技術專家和骨干組成的攻關小組,針對該工程開展了大量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工作,總結了復雜地質條件隧洞支護處理的“規范化”措施及具有涔天河特色的復雜地質條件預測預報模板,攻克了大管徑高水頭倒虹吸、大跨度渡槽、隧洞結構設計等灌區建筑物結構設計等大量技術難點,既填補了省水電設計院新型管材和高排架方向的技術空白,也大大提升了工效,確保了工程順利完工。
無論是在設計優化、技術創新,還是現場施工配合、協調等方面,水院人始終堅持“唯精唯實、求是求新”的工作作風,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同時,不斷攻克技術難關、優化技術方案,努力實現優質高效、節省投資、節約工期等多重目標。
打造智慧水利建設標桿工程
在設計過程中,省水電設計院還積極謀劃布局數字孿生涔天河灌區建設,全力將涔天河水庫、灌區打造成智慧水利建設的標桿工程。涔天河現代化數字灌區系統建設充分利用機器視覺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模擬仿真等技術,構建數字孿生涔天河,實現水利工程對象及水利管理活動的透徹感知、全面互聯、智能分析和輔助決策,實現灌區物聯采集站點、自動化控制站點、現場巡查人員、工程管理所以及管理總站的高速互聯,有力提升工程的現代化管理水平。
湖南省水電設計院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,充分發揮湖南水利“智庫”作用,不斷提高設計質量和服務水平,緊密圍繞國家的戰略部署和湖南省高質量發展要求,積極投身于全省水利工程建設中,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更多的力量。
責編:陳南松
來源: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